Search

曾經我聽過幾個人跟我分享自己的人生,讓我深思很久,其中有一個女孩國中的時候一時控制不住拿了同學的錢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曾經我聽過幾個人跟我分享自己的人生,讓我深思很久,其中有一個女孩國中的時候一時控制不住拿了同學的錢,當訓導主任說要通知家長的時候,她害怕到逃學又逃家了,那時候的她在公園遊晃,然後,遇到了女孩子最難堪的遭遇,這一下,她更不敢回家了,命運隨著一個又一個的不敢回家,越來越往生命的深谷走。

曾經工作室有一個小學的孩子回到家告訴媽媽,今天某個同學被處罰了,孩子陳述老師處理孩子犯錯的方式,老師那種情緒的力道讓媽媽有點嚇到了,急忙問著:『你有沒有被這樣處罰過?』


後來,媽媽才理解自己的孩子也曾被不當處罰過,但是,為什麼孩子不說呢?

很多父母會以為孩子不說,是對自己的信任度不夠,但是,不一定是這樣的思維。

偷竊是小罪,未成年偷竊有許多讓孩子可以矯正行為的機制,父母會罵是一定的,那是在意孩子人生付出代價的心急表現,但是,孩子不懂,以為『完了』、『死了!』,就從此不敢回家,付出更多的代價。



大人處罰的方式可不可能達到他的目的,孩子成績不好,不代表大人可以摸孩子的身體私密處,這不符合『適當性』; 為了維持大家上課不說話,大人將孩子的嘴巴縫起來,有符合達到目的的『最小侵害』嗎?


做錯事情會付出代價是很多人都懂的,孩子們也知道做錯事也會被處罰,也會被付出代價,但是他們不知道什麼是比例性原則,一直在心中擴大的了『糟了!』、『死了!』、『完了!』,孩子越想越害怕逃避而造成了大人錯失救孩子的機會,親子之間為小錯誤所付出的代價,真的不符合比例原則。


我在這集的Podcast中分享工作室怎麼傳達孩子比例性原則給小孩懂,其實,沒有這麼的難,生活中可以隨時進行,只是,團體比較沒有針對性,而且共同在生活中練習的時間也多。

另外,忘記在錄音中說的是,做錯的事情上了網路所得到的攻擊,是不符合比例性原則的,就算只是捷運上吃東西這樣的事情,所得到的攻擊力道也是很強的,網路上的一切,都要小心。

#Podcast


#關關破

#Anotina Wang親子找半工作室

我的podcast:

『王麗芳的親子觀點.......每個親子教養都是個人觀點!』
我陪孩子的破關紀錄:

Apple podcast:
https://podcasts.apple.com/podcast/id1558404254

Spotify: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6cEr35bMaexbovFpAWMx6F


Google Podcast: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vcGVuLmZpcnN0b3J5Lm1lL3Jzcy91c2VyL2NrbTAxcno2anB0bzYwODc4dW5qbnE5NG0=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